大豆低聚糖是大豆籽中可溶性寡糖的總稱,主要成分是水蘇糖、棉籽糖和蔗糖,還含有葡萄糖、果糖等成分。大豆低聚糖主要來源于大豆,成熟后的大豆約含有10%的大豆低聚糖。
常見的大豆低聚糖有液體和粉末兩種形態,大豆低聚糖甜味純正、糖度為蔗糖的70%~75%,是蔗糖能量值的50%。液體的大豆低聚糖漿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、酸穩定性和儲存穩定性,在低溫下可以長期儲存,大豆低聚糖不能被胃酸及酶降解。

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作用
大豆低聚糖可以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,水蘇糖和棉籽糖不能被人體消化酶分解,但可以被腸道內的雙歧桿菌充分利用,促進長期桿菌增殖,抑制腸道內的腐生菌生長,阻止致病菌入侵,減少有毒發酵產物及有害細菌酶的產生,改善腸道菌群結構。
大豆低聚糖還有調節血脂作用,它可以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,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。
大豆低聚糖還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,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脾淋巴細胞和NK細胞,促進脾淋巴細胞的轉化,提高NK細胞殺傷活性。大豆低聚糖還可以通過增殖雙歧桿菌來刺激腸道免疫細胞,提高腸道免疫蛋白A漿細胞的產生能力,誘導免疫反應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
大豆低聚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,動物實驗證明,大豆低聚糖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和心、腦組織中過氧化酶活力,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防衰老作用。
大豆低聚糖還具有潤腸通便、保肝、降低血壓、抗腫瘤、防齲齒,促進b族維生素的合成等作用。
綜上所述,大豆低聚糖有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,具有調節血脂抗氧化等很多保健作用,目前在我國、日本均被批準應用于保健食品中。